全国普法万里行推进委员会法治文化教育中心主办
主页 > 法治文化 > 散文

王法艇:在广阔的大地上烙下烛照时代的作品

2024年06月05日 11:14:54 作者: 李红霞,只恒文 来源: 中国青年报
字体:

王法艇:在广阔的大地上烙下烛照时代的作品

phpE862.tmp

七月,我真的理解了你的沧桑

果实漫无边际地堆垒

接近彩云的高度

它们将金黄的色泽嵌入手掌

一条铁轨张开庞大的羽翅

奋力把梦想带向天空

与太阳勾勒的抛物线连在一起

一只火凤凰,衔着橄榄枝飞向彩虹

在广袤的维度里织成大国的蓝图……

《七月》,这是王法艇以诗性之笔讴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抒情长诗,发表在《人民文学》,获得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诗歌奖。

《七月》,这是一位农民的儿子,对大地的热忱挚爱和对语言艺术的探索。评委会在颁奖词中这样写道:“在王法艇内心和表现手法上有着卓拔的彰显,对旗帜的仰望,对艺术追求的砥砺,对崇高精神隐秘结构打开方式的综合运用,都证明他的努力和认真以及在精神内质上的不断更新。”

在书的王国里,他被驯养成一位诗者

受农活的牵绊,父母将王法艇早早送进学堂。初入校门,除了满肚子的儿歌让他展露了尖尖角,5岁的他竟因听村里老人讲故事而多次逃学,致使期末考试语数成绩为“大鹅蛋”,成为学生逗趣的对象。“儿时的我成绩不好。”他戏谑道,“校长送走一届届学生,我是准备送走校长。”母亲说:“你要能入少先队,我就把红领巾挂到墙外去,让人家看看,王家的二儿子长了出息。”可是,直至小学毕业,母亲的心愿还悬在春天的枝头。

少年王法艇虽顽皮,但记忆力强,有书便能安静。细心的母亲有了这一发现,功课之外,便让他背书,且诗歌居多。有诗有词的日子堂皇地盛满王家盛大的愿景。

王法艇的父亲是“文革”前的老高中毕业生,对古典诗词尤为钟爱,受父亲影响,他领略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。“后负笈武大,通过系统学习,对古典诗词有了进一步解读——它以最精练的文字、最优美的词汇、最巧妙的方式抵达人心,让文化传统熠熠闪光。她的美烛照千年,令人沉溺。”

背诵时偶有怠意,母亲便使着心思说:“将来,是穿皮鞋还是穿草鞋,全看谁读书读得好。”而父亲更会一语破的,“卖房卖地的人多的是,就是没有卖知识的,因为知识卖不掉,谁学会了就是谁的。”

王法艇说,节假日时在师范读书的哥哥从县城书店买回折价书后,他会随哥哥背到几十里外集镇上销售。在此之前,所阅课外读物,残本居多,所以,遇到钟爱的书自然心动。为了不耽搁售卖,兄弟二人会尽早“囫囵吞枣”。“我第一次见到《百年孤独》是《译林》上刊登的,很厚,黑色的书皮。” 王法艇说。

彼时,惯于背诵诗词的王法艇,一步一跬地前行,对自己没有明确的预设,可正是那些清扬的文字,带他踏进了耳目一新又可感可知的精神沃土。

谁能说,贫穷会限制诗人的想象?在书的王国里,他已被驯养成一位诗者,并一步步迎来了“芝麻开门”的隆重时刻。

每个人的头顶都有露珠

1988年,王法艇荣获了中外华人诗歌大赛二等奖。

“我的证书由臧克家颁发,在人民大会堂,还非常幸运地见到了诗人艾青。”

身植于传统文化,少年的感悟以诗歌的光芒渗入平仄对应的优美文字中。但浓郁的诗情仍不能带他“逃”离饥困的现实,更不能一马平川地兑换到人生的富丽丰饶,但诗歌却为少年打开了一扇眺望世间的窗。双亲劝学,五子“登科”,此后的日子如芝麻开花,开垦和锦绣着各自的前程。 “考取武汉大学,这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。”王法艇说。

求学期间,为减轻家里负担,每学期王法艇都要做家教,第一份家教是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家属院,每次两个小时,每周两到三次。一次去汉正街代课,晚9点,风大、浪大、雾大,武汉关码头已封航。他从汉正街出发,沿着沿江大道一直向前,不识路的他以闪现灯光的龟山电视塔为目标,直至凌晨4点才返回学校。

在校期间,他苦修精进,为此得到诸多偏爱。时任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的谭仁杰教授编著《西方商人宝典》时,鼓励他参与其中。2010年,武大老校长刘道玉出版《武大的名片》一书,他被收录书中。时光如马驹,载他一路飞驰,去追索向往的文明中心。2010年离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,王法艇入职一家央企总部,开启了他新的工作和生活。

2013年,“人民文学六一节”征文,组诗《六月的抒情方式》在数千份自然来稿中脱颖而出,刊登在当年出版的《人民文学》第6期。此后,诗人在高山流水的笔韵中排兵布阵,坦荡地抒怀,磊落地成长。他笔下的森林、草地、天空……世上万物都充满灵性,充满诗意和有时不被人发现的美与梦想。

2021年,诗集《芝麻开花的隐喻》出版发行,收录抒情长诗30多首,个别篇目达400多行。“题写书名的是我的父亲。”王法艇说。“‘每个人的头顶都有露珠’。”诗人在诗集“自序”部分融契了父亲的这句箴言。回想带露的草芽怎样度过了漫长而凛冽的寒冬,其情其景自会湿了天空的眼眶。万物有灵,岁月鎏金,一声鸟鸣,一朵云浪,一片溪云,一粒芝麻,乡村的一句问暖也会令诗人生出感动。

许多植物的一生就是一季/芝麻开花/不黯然/不消沉/以农业的力量/冲淡尘世的萧瑟和零落/像土地滋长的一种节奏和必然……

诗歌可以定义生活,生活也可以定义诗

著名作家袁鹰说:无论如何,诗不能只写花花草草,水色山光,诗应反映时代,成为时代的强音。

创作上,王法艇涉猎较广,有散文,诗歌,报告文学,而他更擅于书写政治抒情诗。这个选择,缘于恒久不变的家国之念,那是他的精神坐标,当然,也不乏对自己书写的精准估量。

当诗行如春水般绽放,一花一树顶着日头和希望,绽放之时,就映红了大地。

在王法艇看来,“政治抒情诗承载‘诗之为史’的核心价值,同时也承载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度思考,优秀的政治抒情诗是时代精神的代表,是历史河流中最澎湃的浪潮。

因党史的研究优势,我尤为关注‘历史’坐标上的伟大节点,从宏阔典籍中抽绎时代独有的记忆和基因密码,将‘小我’情感向度置身历史伟大的嬗变之中,关切和倾听澎湃洪涛的细节和声音,在悠长的时空隧道碰撞每一个热点,将一己哲思与宏大的背景主题相结合。读者对伟大事件的追忆与赞叹的同时,诗歌也发挥了‘回应历史’的魅力与功效,顺理成章地实现政治抒情诗的社会功能、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。”

2018年国庆,《人民日报》(海外版)以三分之二的篇幅刊发了他的长诗《十月,光明是中国的前程和底色》;2022年秋,王法艇创作的长诗《复兴的钟声》在《农民日报》刊发。

“诗歌可以定义生活,生活也可以定义诗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常常让自己和诗歌保持一种互为沉浸的关系。这种关系就是如何用艺术手段处理‘小我’生活背景下时代的丰富性。”

王法艇的诗作给人以新鲜感,陌生感,有独特的色彩、造型、修辞与气息,在呈现历史和表达思想以及在时代精神与艺术精神的融合方面,诗人有自己独到的体悟。

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。诗人的目光盛有悲悯,“诗性地弘扬汉语言的瑰丽,展现家国情怀,展现时代主流文化的深度及丰富内涵,是我的期待,也是我努力的方向。唯有心系国家与人民,融入火热生活,感受万象春秋之变化,让内心的美像江河一样激荡,方能在广阔的大地上烙下烛照时代的作品。”

王法艇简介: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,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文学专业委员会委员,著有《芝麻开花的隐喻》,现供职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,曾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、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等。

来源:中国青年报(2024-06-04  02版)

phpE80C.tmp



责任编辑: 陈耕

关于我们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网站公告 | 人员查询 | 法律顾问 | 网站招聘 | 广告服务
Copyright©1999-2020神州普法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
京ICP备202102311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4900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-20213580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京)字第22240号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.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8600107426| | 商务合作:13011078129 | Email:szkx002@163.com
神州普法网 地址Add:北京市通州区中山路59号 北京ONE25层
邮编P.C. 1000176 | 商务合作:13011078129